一秒钟献给电影的情书,还是控诉历史的血书?分集剧情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!! 因为众所周知的“技术原因”,《一秒钟》几经波折才“顺利”上映,而片中的情节和影片本身的遭遇,也在某种程度上“不谋而合”。 乍看之下,《一秒钟》是个温情脉脉的故事:劳改犯张九声逃狱,只为了在电影放映前的新闻简报中看“一秒钟”的女儿;孤儿刘闺女,一心想着偷一段胶片,给弟弟做灯罩;在民众里极具声望的放映员“范电影”,想着保住自己的铁饭碗。三个人物,因几卷电影胶片而纠葛在一起,从争夺到抢救,随着片中电影的放映,三个人的故事也抽丝剥茧地展开,各有各的缺失,各有各的苦楚。 张九声在放映室里滴落豆大的眼泪,范电影把两帧胶片偷偷塞到张九声的口袋,张九声和刘闺女之间的别样父女情——这些无疑都是动人的——但张艺谋借《一秒钟》想说的真的只是这些吗? 影片在宣传时打出了“张艺谋给电影的一封情书”这样的标语,但真实的《一秒钟》其实是一封历史的血书,温情背后是声泪俱下的控诉。透过对删减内容的了解,以及对片中细节的回想,依然能辨出几分原片的狠辣。 影片最核心的删减是张九声女儿的死,原版故事中,张九声告诉刘闺女:他的女儿在生产队为了表现,冲在前面抢着扛第一袋面袋子,而卡车还没停稳,女儿就被车撞死了。 这段关键剧情的语焉不详,对影片表达的完整性损伤极大。只有了解这段剧情,观众才能对张九声一系列近乎偏执的行为有更合理的解读,才能理解那句“她才十四岁,跟大人争什么呢”的悲悯,《英雄儿女》结尾的父女重逢才更显讽刺。 巧合的是,老谋子当年在拍《活着》时,将余华原著中的有庆之死,从更加荒诞讽刺的抽血至死,改为了被车撞倒的墙砸死,可依然没能在大陆顺利上映。二三十年后的今天,相似的历史背景,相似的“意外”,都没能直接传递给观众。 片中范伟老师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,而范电影这个角色本身也是多面、复杂和矛盾的。 备受民众的尊敬和崇拜(多加一勺的油泼辣子),放映技术出众(几十年从没出过差错,只有他能放的大循环),骨子里对电影有着诚挚的热爱,但又提心吊胆自己放映员的位置不保而向权力谄媚。 其实不难看出,这个角色身上有着老谋子自身的投射,导演是在借角色之口诉说着自己的无奈、不甘与愤慨:对着抢救修复后的新闻简报说“都刮花了,没法看了”(喻意被删改的影片);悲哀地乞求护卫科“我这算不算立功,能不能跟组织反映不要换掉我这个放映员”(讨好官方的身不由己);电影胶片,经过“驴车”“脑子烧坏了的蠢儿子”才无法放映,需要技术修复,或许又是在暗指些什么。 影片中,举报了张九声的范电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,剪下了那两帧胶片,因为他知道这胶片是张九声女儿的遗像。受困于体制,但仍有着良知与反抗。这段剧情,与踩着警戒线勇敢发声的电影创作者们,又何其相似呢? 片中还有许多细思极恐的小细节,绵里藏针地书写着控诉与鞭笞: 作为政宣喉舌的新闻简报,为什么要在电影前放映呢?我们的院线电影放映前必定出现的又是什么呢? 当十年动荡结束,那两帧照片早已被沙尘掩埋,历史的伤痛是不是也就这么不见踪影,被遗忘在时间的洪流中? 片中《英雄儿女》的两场放映也很值得玩味,全体民众痴迷地看着歌功颂德的时代样板戏,来抓坏分子的保卫科的人凭借特权看起了加场,错过第一场放映的张九声和刘闺女被绑着看了电影。真的所有的电影都是电影吗?那段特殊的历史下,人们的精神世界是贫乏而扭曲的,那么现在呢? 初看觉得,剧本在矛盾冲突的制造上,有不少的生硬之处。但细品后发现,即便已是残本,《一秒钟》的剧本称得上张艺谋30余年的职业生涯里,最厚重、最深刻的一次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