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讲坛:于丹《论语》心得学术界的相声大师——评科普节目《论语心得》分集剧情
在漫长的人生中,我们已经接受过许多教育,未来或许将会接受更多教育,这些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资讯的接受和内化。所以,这要求讲述者在讲述的时候,尽量做到客观,不哗众取宠和尽量正确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所传递的资讯的客观性,而这也是一个合格讲述者的必备素质。———前言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是红透了整个中国,当初这个节目筹建的时候定位是一个小众节目。(什么叫小众节目?就是专门针对知识分子群体,播出的传播比较深奥道理的电视节目。)但是随着节目播出受到的欢迎,使得节目制作思路受到转变,从而成为了一个面向大众的普通科普类节目。最初看这个节目的时候,节目的宣讲种类还不多,只有《易中天品三国》和《论语心得》。在这两个节目中,我对于丹讲的《论语心得》疑惑很大,因为这个节目让人感觉主讲人说的似乎都很有道理,但是总是感觉有点怪异。也正是因为这个节目,我重新读了两遍论语,终于找到我觉得怪异的原因。原来这个节目主讲人是在用,说相声和写论文的方法来讲述论语。其实相声也是一门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,这种形式也没有什么不好。但是,如果把这种形式随意移植,而主讲人又没有深厚的底蕴做支撑的话,那么这种演绎和讲述,就难免成为一场自娱自乐的脱口秀。而在于丹讲述论语的过程中,这种浮夸的演绎比比皆是。这种浮夸的表现的根源还是源自于,主讲人移植的相声表演艺术。众所周知,相声这门艺术是讲伪不讲真的,这种伪不是虚假,而是为了艺术效果而采取的夸张。因此,只要为了表现这种夸张的效果,相声演员可以使用任何的事例,述说任何的语言(在不触犯法律和党纪的前提下)。这是无可厚非的,因为这是一种艺术手段。但是这种手段在科普节目里,就不能运用,因为科普节目是求实的,正因为这类节目是求实的,所以夸张和未经证实的语言和事例,是要尽可能减少使用的。但是在《论语心得》这个系列节目里,夸张的语言却全部贯穿于这个节目里。这其中最大的常识性谬误,就是在开头中主讲人为了烘托自己讲的题目的重要,极力神话《论语》是一部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作品,为此还举出了北宋名相赵普说的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例子。实际上《论语》在儒家里的地位并不是十分高,一开始就是列在经书之下的传或记的地位(就是二级参考书目),正因为它的地位底下,在封建社会里一般被用做儿童启蒙读物。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(离孔子死已经1000多年了),论语的地位才稍稍提高。也就是说没人会拿儿童启蒙读物去治国理政。至于赵普这么说,是因为有人讽刺他不学无术,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强调他是实干家,而不是单纯死读书的知识分子罢了。而作者这样夸张的语言,作为一档科普类节目确实不是很严谨。虽然主讲人的节目是这样的夸张,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,有些许错误还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问题在于主讲人不仅仅在节目中使用夸张的语言,在逻辑和资料上也是空洞无物,充分展现了一个三流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所运用的手段。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,因为我就是这样写论文的。)这其中有几个明显相似的地方,这其中有两点很明显的地方。其一逻辑不通,胡说来凑。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是没办法得知他的原始含义的,因此论语有很多解释。讲述者选择一种解释,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讲述,这本来无可厚非。但是在讲述过程中,讲述者已经超脱了《论语》这个具体语境,开始变得自顾自的胡说八道起来。我们知道解析一部作品,是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的。比如作品是A,你的理解和生活经历是B,你把他们结合就演绎出C,最多能推敲出D。但是作者却依靠《论语》这个A,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B,不仅推出了CDEFG而且衍生向了无穷的宇宙。到最后,在讲述者眼里已经没有《论语》这部书了,完全成了讲述者个人,心灵鸡汤的宣讲会了。这就导致了,本来一部易懂的儿童启蒙读物,被讲述者讲的越来越复杂,最后完全被送上了神坛,然后谁也听不懂她到底在讲些什么了。其二感叹太多,废话太多。讲述者本来依靠不通的逻辑,已经成功把自己神秘化了,但是她还不满足于是又开始假装诗人和人生导致。于是,在这档节目里,随处都可以出现这样的语调:“啊,孔子是多么的伟大,啊,这本书是这样的伟大.。”在抒发完情感后,讲述者又开始当起了人生导师,但是这位导师讲述的道理是这样的:要加油,要努力,不要总是怨天尤人,如果你觉得不满就去努力,如果你遭遇了不幸,要忍住在努力。”然后,在作者自我感到满足以后,这档节目就圆满结束了。至于此,我们看到的是有着满篇夸张胡扯,心灵鸡汤,突然朗诵,自我感动的这样一档节目。然而它,竟然火爆了起来。而依靠这个节目,一个人也火爆了起来,并被称为大师。但如果本应专注学术的大师是这样的明星,那么认真研究学问的学者又是什么?